|
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微孔膜可以由硝酸纤维素(CN)、醋酸纤维素(CA)及CN-CA混合物制得。多孔CN微孔滤膜的典型浇铸液配方是:将CN(5%)溶于甲基醋酸酯(54.2%)、乙醇(23.7%)、丁醇(12.3%)、H2O(33%)和甘油(1.5%)(以上均为质量分数)混合制得铸膜液。另一种醋酸纤维素微孔滤膜(CA膜)的典型配方是:二醋酸纤维素(6%~8%)、丙酮(82%~94%)、其他添加剂(占溶剂的3%~30%)混合制得铸膜液。如将硝酸纤维与醋酸纤维(以8:2的比例混合)混合(5%-20%)、丙酮(30%50%)、添加剂(30%~50%)及沉淀剂(1%~5%)混合则可制得铸膜液。(反渗透设备) 微孔滤膜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自然蒸发凝冻法。它是一种相转化法,目前使用最广的纤维素酯微孔膜主要是用此法制得。其基本原理是将纤维素酯溶于特定的混合溶剂中,经过滤除气后在金属或塑料带上流延成薄层,在一定温度、湿度下,让溶剂蒸发而成膜。其工艺流程如下:混合纤维素铸膜液一→搅拌溶解一过滤脱泡流延液层蒸发干燥→微孔膜测试剪裁一→成品膜。(反渗透设备) ②急骤凝胶法。急骤凝胶法也是利用相转化方法成型的,它是将铸膜液在玻璃板上流延成薄层,而后放入冰水中或其他凝固浴中,使溶剂与水立即相互扩散,急骤地造成相分离,形成凝胶。待凝胶层中剩余溶剂和添加剂进一步被凝固的液体取代后而形成为多孔膜。③溶出法。它是将工程塑料同能互溶的致孔聚合物或增塑剂之类物质,加热熔融成液体,进行热压流延成薄膜层,继而冷却形成凝胶结构,再浸入苹取溶液中,除去致孔物质或增塑剂即成多孔膜。 ④核径迹微孔膜。由放射性同位素裂变而产生的碎片在撞击和穿透某些固体物质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细小径迹。如将射线以平行束射向一些高分子薄膜,使膜形成均匀和密度适当的径迹,然后用侵蚀剂将此径迹扩大,形成一定孔径的小孔,即成微孔滤膜。这种膜对微粒的吸附或阻留较普通微孔膜孔径小得多,因此对于胶体、粗金溶胶等贵重物质的处理有一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