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离子水设备清除细菌常用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指示菌 (1)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经水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是由含致病微生物的粪便污染饮用水后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因此,选择合适的粪便污染指示菌,作为判定水体受粪便污染程度的直接指标,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去离子水设备)目前认为,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是较理想的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培养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此类细菌大量存在于人及温血动物粪便内,可作为水体粪便污染指示菌。 但总大肠菌群细菌除在肠道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水和土壤中亦经常存在,因此只检测总大肠菌群尚不能确切地证明污染来源及危害程度。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大肠菌群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5℃,37℃培养时仍可生长,如将温度提高到44.5℃,则不再生长。而直接来自粪便的大肠菌群细菌,习惯于37℃左右生长,将培养温度提高到44.5℃仍可继续生长。凡在44.5℃仍可继续生长的大肠菌群细菌称为粪大肠菌群。如在饮用水中检出粪大肠菌群则表明此饮用水已被粪便污染,可能存在肠道致病微生物。因此可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将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大肠菌群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区分开。我国饮用水供水工作中以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作为饮用水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规定,每100ml饮用水水样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可采用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 上一篇水处理设备减轻常规处理
下一篇水处理设备处理微生物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